2025年1月7日 星期二

觀影記:一場未完成的電影

    金馬獎的最佳影片。現在電影的意義,已經不再是獨尊藝術性或是人性,而是有紀錄當代的重要性。以結構來說,這個介於紀錄片跟劇情片之間的形式,是很特別也很吸引注意力。後續回溯了中國在走過疫情時蕭條的情形以及人跟人之間的互相取暖、電影的畫面運用編輯了很多平民的短影音,內容則是一路延伸到後來的抗議封城的暴動(這個部分沒有很多資訊)。
    步出電影院時,我跟serious回想疫情時的生活,但是那個壓力的感受已經很淡很淡,受到影響的事件也有點想不起來了。幾個畫面而已吧:安靜地排隊等打疫苗、街頭通風處火速採買水果、孩子在頂樓跛腳跑步騎腳踏車。這樣折讓的生活好荒謬啊!
    我覺得,我們這個世代都受到疫情的PTSD很深,這種曾經深深的恐懼,可能已經淡化,但是經濟上的後果還在醞釀發酵。疫情是凸顯了社會原本不夠公平的景象,這個在疫情後政府有積極的補破網,只是這網還織得不夠快。我告訴自己可以不要急躁,看著社會有沒有在進步,龜速也好。

到底會不會發生戰爭

     最近國內的政治又很紛亂,議會朝野對立,互相宣揚報復性罷免,唉民主不是比誰能夠號召鐵粉上街、為什麼議會放棄了溝通?實在是不知道在演哪齣。我只覺得如果國家內亂的話,戰爭是比較容易趁隙發生的。

    君不見北韓最近趁南韓審半前總統的時候,又發射了導彈。台灣議會在亂的時候,北邊的海底電纜被切斷......新聞已經不知道要報什麼當頭條了,因為實在亂象紛呈,要避免引起民眾恐慌、又要適度的表達立場(台灣的媒體有些隨政黨選邊站,獨立媒體(比如報導者)的受眾又不夠多),所以就是一種沒有哪個問題特別嚴重、一片眾說紛紜的樣態。奇怪,對每個議題可以意見不同,但是基本的站在同一個國家立場保護國家是一定要的、也不衝突。要國民凝聚向心力,所謂的"抵禦外侮",這樣的心思怎麼在這個危機時刻都沒有浮出水面啊。

    當鍵盤俠,乍看是很消極也會被取笑的事,可是其實有很多統戰跟分化就是鍵盤上操作出來的。我決定要繼續努力,當滿口仁義道德的鍵盤俠。

    覺得如果真的發生了這樣的黑天鵝事件,能做的就是降低自己家庭的傷害而已吧:年幼的可以順利完成學業、迎向他們的世代,壯年的可以減少資產的減損、每天還能吃能睡並且有機會繼續工作繳稅、為國家多做些什麼,年長的也是有吃有睡還有醫院可以看病,就是這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