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7日 星期四

Basel市區的第一場雪

禮拜天下了第一場雪,今年雪來得可真早!


其他雜記︰這個禮拜我買了快鍋!!快鍋真的是厲害,短短二十五分鐘的光景,雞腿跟吃了化骨水一樣應力而碎(這樣寫好像有點恐怖),真開心!

Wisenberg---Basel近郊健行

前幾個禮拜某個禮拜六,kuku跟serious到Baselland健行。其實想去近郊走走很久了,早在三個禮拜之前就查好了路線,無奈第一個週末serious 小感冒、第二個週末天氣很差、第三個週末換我感冒,一直很擔心秋天就要褪色了,幸好前天天氣雖然多雲不過還是不時有些陽光,所以我們終於可以成行。只是金黃色的秋天已經轉成紅褐色,樹林裡滿滿的落葉,踩起來窸窸窣窣的,即使沒有看到滿眼的金黃,耳裡聽著踩著落葉的聲音,心裡面還是酥酥的。

從近郊的火車站出發,我們沿路跟著指示牌走。Baselstadt(我們住的地方)在Baselland的北邊,Baselland有很多丘陵跟小山,過了這群小山以後就又是平原跟湖區,過了平原再往南就是伯恩山地,少女峰就在其中。這段往返總共三小時又四十分鐘的路程,坡度不大很輕鬆,只可惜指標不清、我們一直迷路,雖然後來花的時間並沒有比較長,不過一路上常常在重新定位跟納悶到底是哪裡開始走錯了。

好不容易終於回歸正途,一眼竟看見遠處柵欄裡有一群脖子長長的鳥在跳舞!

(好啦,我承認長這樣我還認不出來很誇張......)

serious 說:"有鴕鳥耶!"kuku很懷疑的看了他一下,這一眼把他看的很心虛,他改口說:"是火雞是火雞,這裡怎麼會有鴕鳥......"。我們兩個很開心的看著這群張著翅膀的火雞跳舞,kuku忍不住開口讚嘆道:"哇,原來火雞的腿那麼長!"(一邊在想怎麼跟超市看到的不一樣?)serious說:"奇怪,我看過火雞呀,火雞不是長這樣的......"終於我們在另一圈柵欄看到比這一群大三倍的成鳥了------是鴕鳥沒錯啦!這裡竟然有鴕鳥養殖場......

(原來真的是鴕鳥啊......)

(這雞實在是長得很豪氣。嘿!可以稱呼你們白老大跟黑老大嗎?)

(羊曰: 啊!有人偷拍!)

走到山頂的時候,發現因為這座山實在是太低了,置身在森林裡什麼都望不到。如果要遠眺的話,得要有個高塔才行...... 沒錯,大家都是這麼想的!所以先人已經把高塔蓋好了,我們爬上好幾層的樓梯,登上了那個高塔~~理論上是要看到少女峰啦,不過天氣不好,能見度不高,所以就沒看到了。

回程的時候再度印證了瑞士好人滿天飛的理論。我們下山的時候並沒到達預期中的車站,而是一個小鎮。問路之後我們及時攔下了開 往火車站的公車,司機說,你們是要去Olten轉車吧?來!上車!(不用買票喔?!)一路上乘客都熟悉的互相聊天,到終點站Olten了乘客還跟我們道別,真是和樂融融的景象。到火車站我們要買火車票回Basel的時候,旁邊又出現一個小姐:"你們要搭火車嗎?我這張一日票已經用不到了,你要嗎?"還來不及問她要賣我們多少錢,她很帥的說︰""我要回家了,再見。"票一遞然後一溜煙就不見了!瑞士真的是好人滿天飛呀!

回到家才下午兩點半。一大早就出去走走真好,流了一堆汗一天還這麼長,只是早上起床的時候實在很難想像這種美好,其實"抱著枕頭睡大覺"跟"一大清早去hiking"一樣好啦~~

腳踏車遊Ticino(之三)

(Luganersee的湖水看起來真可口!)

睡飽飽起床,今天主要就是要沿著湖畔看Lugano湖的景色。這個湖蜿蜒在山谷裡,雖然面積沒有Locarno的 Lago di Maggiore大,不過有種小品的感覺。湖邊有山圍繞,高低落差還蠻大的,湖岸有小鎮點綴,沿著湖畔騎去很怡人。有些民宅會有小巷子直直往下通到湖水,從巷口就可以看到一雙泡在水裡的腳丫子。

(富人的生活可以充滿了異國風情,相當之爽。)

沿路很多專業級的腳踏車騎士,咻咻咻的往Chiasso的方向走。不過我們的目的地是湖的最南端的小鎮Morcote。


Morcote 的建築很舊,跟剛剛一路過來的小鎮一樣,建築風格很不一樣,巷子窄窄的彎彎的,陽光照只能照進來一半,舊舊的水泥牆上開幾扇舊舊的窗,就是有種小鎮風情啦!植物的顏色也有點熱帶的情調,比較偏墨綠色,也不知從哪裡運來種了一些棕櫚樹。湖水是寶藍色的。緊鄰湖邊的建築物則因為能盡享陽光又有湖景,所以開滿了餐廳跟旅館。很恬靜的小鎮!

我們在Marcote的餐廳吃了一頓義大利餐(這三天來唯一在餐廳裡面吃的一頓飯),想不到都忍到遊客比較少的小鎮了餐廳還是貴,幸好是還不錯吃啦!


回程的路上我們騎到湖邊泡腳。樹蔭下很涼,四周很安靜,只有湖水拍打岸邊的聲音,四周的人有很多都在看書報,一片湖一本書打發一個下午,想想還真是浪漫的生活方式。途中還經過一個以小人國著稱的小鎮Melide,我們隔著網牆看進去,好多小孩子開心的在巴黎聖母院上面跨來跨去,跟別的小人國差不多的景象,所以就沒有進去參觀了。

我們在Lugano等車回Basel的時候,忽然烏雲密佈、陰風陣陣,下起了大雨。這陣雨來的可真是時候,不然我每次出去玩要回家的時候都會對美景有種捨不得的感覺。回到家已經是晚上十點多了,我們碰到床就睡著啦!

2008年11月17日 星期一

腳踏車遊Ticino(之二)

這一天是三天旅程中主要的爬升路段。三號路線過了Bellizona後會分岔,一個沿著平坦的河谷騎向Locarno(當地有赫赫有名的盧卡諾影展,去年耶誕節我們就是來這裡沾沾醬油就離開了),另一條則要穿過一個山頭Monte Ceneri才會到Lugano,終于瑞義交界的城市Chiasso。我們騎的是後者,而我們最遠只騎到終點之前的一個風光明媚的小鎮Morcote,整個距離從Airolo到Morcote是111公里。我們分三天騎,前兩天分別騎了57、45公里,最後一天則從Lugano往返Morcote,之後就搭車回Basel。

第二天從旅店所在的小鎮到Bellizona很快,中午時候就到了。上次到Bellizona的時候正是隆冬,拍的照片都像是冰原歷險記一樣,在風雪中奮鬥的畫面。夏天來到了同一個城堡,哇!這景象會不會差太多呀!?


(一片綠油油~~庭中還擺滿了雕塑。)

我們在Bellizona的城堡草地邊吃自己帶的食物,稍微休息一下就決定趕快爬山去。因為正逢禮拜六,舊市區裡面也是人潮強強滾,在人群中牽著車子,窒礙難行,花了一段時間才牽出市中心。
結果標示不明的三號路線讓我們在市郊又迷了點路,多繞了四十分鐘。終於我們到達Monte Ceneri的山腳下,開始猛騎呀~~~~~~

腳踏車從重往輕的地方打檔,每調輕一檔踩個沒幾下就又覺得不夠了,從最重到最輕不過幾分鐘的光景,幾分鐘後就感覺自己很像喘氣吁吁的蝸牛了。serious 騎在我後面,看著我埋頭猛騎的模樣,說要休息就停一下不要勉強。唉,不是我愛勉強,實在是怕自己一停下來就怎麼樣也不肯再騎上去啦。
這段雖然只有爬升350公尺,不過厲害的就是是連續上坡,沒有下坡路段緩衝一下。後來我決定牽一小段,結果一下車用走的,旁邊呼嘯而過的汽車不斷有人打開車窗對我大叫義大利文,雖然說應該是類似打氣的話吧,不過打氣的人潮未免也太多了一點。我綠著臉牽了沒幾分鐘決定還是趕快繼續騎吧!
火車會穿過這坐山的山洞。我們不知不覺已經騎到山洞的上方了,看著火車從腳下竄進竄出總算有一點成就感了。從山上可以眺望到Locarno,整個蜿蜒的河谷到Locarno湖畔一清二楚。很美唷!

繼續騎呀騎,我的腦海只有一句話不斷重複:「動能換位能、動能換位能!」serious還有心情看沿路的風景(他會停下牽一下車看看風景),我真的兩眼只能直瞪著路面,沒空再想別的事了。忽然我發現自己不自覺的往下溜了!!我們終於騎到了最高點啦!!開--始--下--坡--啦-------
我沿路不斷大叫:「oh-ya~~位能換動能啦!!這才是人生呀!!」(完全在胡言亂語。)

下了山之後,穿過工業區跟小森林,終於我們到達Lugano了。夏天來這個湖畔渡假的人潮很洶湧,市區裡非常熱鬧。我們在火車站後面的青年旅館Check- in後,就往山坡下的Lago di Lugano湖走。在湖畔佔了一個長板凳,我們並肩休息,看著湖吃零食聊天。悠閒的氣氛把疲憊的感覺洗淨了。

那陣子在Lugano有露天音樂節,我們在大廣場等了一個多小時,只見舞台卻遲遲不見表演開始,後來睏了,就先回旅館休息了。

2008年11月15日 星期六

麵團麵團鼓起來!!

kuku喜歡做麵包,因為揉麵團那種很像農夫的踏實感相當讚。我做麵包很多都是照先前買的麵包書做,或是按照最基本的麵團加一些自己喜歡的料在裡面,這類食譜我就不記了,只記網路上查到的麵包食譜。

1.麥片麵包:
60g麥片+100g中筋麵粉+200g高筋麵粉+一點鹽+酵母粉兩小匙先混好-->
溫水240c.c.(水分幾次慢慢加,如果麵團還很硬就繼續再加水(因為麥片吃水慢))+蜂蜜60c.c.+蛋一顆,揉到柔軟又有彈性的程度-->
加奶油40-50g-->揉到光滑,基本發酵-->分成六個-->二次發酵-->180度C烤15-20分鐘。

2.派皮:(鹹派甜派都可以用)
先混200g中筋麵粉+一些鹽-->
加入80g奶油,用手搓奶油跟麵粉,直到混在一起變成屑屑狀-->
90 c.c.冰水分次加入,手把麵團抓一抓到水吸收變成麵團-->
保鮮膜包起來放進冰箱冷藏定型至少半小時-->
取三分之一桿成2到3mm厚-->鋪到六吋派盤上190度C預烤10分鐘,把鼓起的空氣壓平,之後上面就可以放料了。

鹹派:『La Quiche』
蛋兩顆+鹽一點點+鮮奶油120c.c.(+起司粉隨意,也可以不加)混勻-->
小型Zuchetti切成薄片,加入拌勻,倒進去預烤好的派皮-->
210度先烤20分鐘,再180度25-30分鐘。

『咖哩牛肉派』
半斤牛肉塊切成小小的用鹽跟醬油醃-->
洋蔥炒軟,再加紅蘿蔔一起炒,再放牛肉下去加點米酒繼續炒-->
加咖哩粉跟一點水滾煮一下-->加兩大匙玉米粉攪一攪-->
倒進預烤好的派皮,如果有心情就再用一點面皮桿平切成一條一條的交叉鋪上表面做裝飾-->
200度烤45-50分鐘。

3.鬆餅:
蛋兩顆+糖兩大匙+鹽一點點+沙拉油兩大匙+牛奶120c.c.+香草糖一點點+baking powder一小匙+低筋麵粉120g,攪拌均勻-->
用不沾的平底鍋煎(不用放油),麵糊鼓起後翻面,煎到兩面變茶色,上桌。

4.Scone:
低筋麵粉220g+奶油50g+牛奶120g+玉米粉2大匙+baking powder一大匙+糖40g+一點鹽,用手隨意抓抓混成團,不用揉-->
分成幾塊,弄成像比斯吉的樣子,不過還要再扁一點-->
190度烤20分鐘。
吃的時候搭打發的鮮奶油跟果醬。

魚兒魚兒桌上遊~~

這一篇主要是海鮮類為主。瑞士明明是內陸國,硬是要吃海鮮的確是任性。瑞士可以買到的海鮮品種相當少,我們主要吃的是鮭魚(Lach)、蝦子(crevette,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是法文)、虎頭鯊(pangasius,亞洲進口),而且一定是冷凍的,想要吃到現撈的還是得買機票回台灣呀...

1. 沙茶海鮮煲:
Pangasius加白胡椒粉醃著,蔥、蒜、辣椒爆香-->
蝦子下鍋,撒鹽,淋米酒,熟了盛起-->
不洗鍋、再加一點油,再下蔥跟Pangasius,熟了盛起-->
丟入高麗菜,蠔油,一點水,撒鹽,燜煮到菜熟-->
魚蝦回鍋一起燜-->拌沙茶,再燜一下,上桌。

2.甜不辣:
Pangasius(兩三片,約300g)加一小匙鹽打成魚泥-->
調合冰水(90 c.c.)+太白粉50g+米酒10 c.c.+砂糖兩大匙+白胡椒粉不到半小匙-->
以上液體一次一點點倒進魚泥裡,同時魚泥要一直同一方向攪拌到變成QQ的-->下鍋油炸到變橙黃色,撈起吸油,上桌or煮湯皆可。

甜不辣的醬:
玉米粉12g+水120ml調勻後煮,味增50g慢慢分幾次加入,最後加辣豆瓣醬一大匙,攪勻,上桌。

3.橙汁糖醋魚:
Pangasius用鹽跟白胡椒醃-->
調和柳橙汁+蕃茄醬+醬油+醋+糖-->
蒜跟辣椒爆香,下魚,把剛調的醬倒入-->
加入青椒跟紅椒,炒一炒,上桌。

4.香料鮭魚:
調勻白酒+黑胡椒+乾燥香料(有什麼放什麼),鮭魚抹鹽後放入,放冰箱醃半小時以上-->
用奶油煎,途中把剛剛的醃料也倒下去滾-->
上桌,淋上檸檬汁再吃。

5.芥末鮭魚:
調勻醬油+芥末醬+橄欖油+蒜末,鮭魚放入放冰箱醃一個小時-->煎,上桌。

6.馬賽魚湯:
洋蔥切細丁跟橄欖油、大蒜末、蕃茄丁、魚頭魚尾、花枝圈下去炒,炒五分鐘,再加魚塊、蝦、蚌類下去拌炒一下下,倒入沸水淹蓋食材八分滿,加進去香料bouquet garni跟safran、黑胡椒、鹽,小火煮20分鐘。上桌。

好像該整理食譜了

轉眼間執鍋掌鏟也已經一年半了,kuku對煮菜這領域還是沒有什麼想像力,而先前發揮過的創意通常都導向恐怖的結果。我想是自己對食材還有調味品還不夠熟悉吧,所以大多還是在網路上找食譜、判斷真實度有多高、然後小小更動一下就開始動手做。隨手抄下的食譜總是被我隨手亂丟,每次想煮同一味的時候就要找那個小紙條找很久(甜不辣就不知道重抄了幾次...實在是...),所以乾脆把目前煮過、印象中覺得還不錯的食譜記在blog裡,方便以後查找。
所以,接下來在本blog裡面出現的食譜都不是我的創意(如果是的話我會貼上"冒險"的標籤,嗯)。然後會按照主菜類分成幾篇、如果以後有新菜我會在同一篇舊文裡重新編輯。不過因為不是為了紀錄美食的影像而寫,所以基本上我不會幫食物貼照片(除非是有"冒險"傾向的造型)。
如果大家願意跟我分享好食譜的話,拋磚可引玉,那就真的是太棒了;若有親朋好友也想試試看我紀錄的食譜,是大大歡迎,不過如果要在部落格裡引用出處的話,可能就得請大家自己在網路上找出原始出處了。
好,Fertig, los!

2008年11月11日 星期二

腳踏車遊Ticino(之一)

這一篇拖搞太久啦!其實是想要把七月的陽光留到十一月的深秋啦!~~(狡辯狡辯)

(有一頂安全帽掛在腳踏車上,另一頂在哪裡?)

之所以會騎腳踏車遊瑞士的義大利語區提契諾,其實應該要從安全帽說起。

五月的時候,serious跟同事午餐時聊代步工具。serious的同事法蘭克超喜歡爬山,都買瑞士的周遊卡(GA)一年付兩三千法郎,境內什麼車都可以搭,不用再付費。這樣方便每個週末往中南部的阿爾卑斯山通勤爬山。serious說我們倆是以腳踏車為主。法蘭克問說︰「那你們有戴安全帽嗎?」 serious說沒有耶。法蘭克很訝異的說﹕「你們應該要帶安全帽的!瑞士境內的器官捐贈者最主要的來源就是腳踏車騎士,因為速度不夠快所以車禍時器官都 還完好,但是頭部容易直接撞擊所以就變成植物人了。」這時旁邊另一個同事(他也是以腳踏車代步)馬上從皮夾裡拿出一張小卡附和說︰「呀!我就有器官捐贈卡呀!」

這一陣小小的雞同鴨講,已經在沒有安全帽的serious裡籠罩了一層陰影。kuku聽了這段對話,心裡也動搖了起來。隔沒幾週我們雙雙跑去買了安全帽。這安全帽價格直逼我的二手腳踏車。買了以後我們心想,我們應該要更常騎車去玩才對!

研究了一下瑞士境內腳踏車的路線,我們選了一條把瑞士畫了對角線(從西北Basel到東南Chiasso)的第三號路線,沿線會跨越阿爾卑斯山。瑞士境內共九條國家級腳踏車路線,每一條都有其特色。我們不敢騎挑戰者之路,可是又想欣賞阿爾卑斯山的山景,最後決定︰就從跨過了山頂之後的小鎮,開始一路 「滑」向提契諾吧!!

(A是起點Airolo,B是最遠點Morcote)

7/24當天一早,我們搭直達火車從Basel到Airolo。可能是因為時間早,這班車附腳踏車的掛架不多。那個週末的天氣非常好,所以沿路一堆腳踏車陸續上車,把停車的小區間都卡滿了。終於我們到達了Airolo。牽腳踏車出站的時候發現此鎮充滿了騎車人潮,我們不過上個廁所,同班車下來的腳踏車騎士都已經騎到看不見了。我們觀光級的當然不敢跟人家比,只好盡力的埋頭往三號路線騎去。

經過一段小小的上坡,很快我們就進入了主要的下坡路段。這一段直接下降九百公尺溜得好爽快呀~~,雖然中間穿插了一點小上坡,不過忍一忍就過去了!沿路的山景還不賴,不過因為溜得太快所以有些來不及看就過去了,溜得正過癮的時候也不想停下來照相。不過我發現跟我們騎反方向迎向九百公尺上坡的人也相當地多,真的個個是勇者啊!

我們騎到了一個小鎮休息,在橋頭的樹蔭下吃著自己帶的麵包。這個小鎮很老,有一個十二世紀的教堂,現在已經不被使用。在小橋上看著兩邊高聳青翠的山壁挾著河谷邊錯落的小鎮,很像世外桃源,漂亮極了。


途中還會經過許多牧場,可以聽見牛玎玲玎玲晃頭吃草的聲音,蠻可愛的。大多是沿著河谷騎,也蠻常經過工業區的。

三號路線屬於休閒路線,沿路都會有標誌(畫成citybike的樣子),據說會「適時的」在產生疑惑的時候就出現指引方向,不過有時騎去的方向怪怪的,比如說朝著掛著「小心土石流」的鐵柵欄,看著後邊那條荒煙漫草的小徑,心中不免會浮出一個問號,不過幸好是騎著騎著大多都會再遇到下個指示牌。標示牌有時也不一 定會出現,有時悶著騎竟然會遇上越野車路線的標牌(畫得可是mountainbike),這時兩個人就會害怕的哇哇大叫、撤退回到前一個路口去。後來進入義大利語區的山間更踢到一個小鐵板,因為樹林裡面有路在施工所以封閉,但是標誌沒有找出替代路線,這時就只好繞出樹林沿著公路騎了。沿著公路騎車子很多又很吵,也沒有樹蔭遮蔽,挺無聊的。

第一天我們的目標是要騎到過了Biasca、快要到Bellizona的一個小鎮過夜。騎在一條小路上的時候,忽然發現在不遠處的樹蔭下有一群小小矮矮的石屋,看起來像哈比人住的size,緊緊靠在一起。陰陰暗暗層層疊疊,在豔陽的樹蔭下藏的好好的。看起來好像鬼屋陣,超毛的。原本想要停下來照相,但是想想還是別打擾他們好了。我們繼續騎,在下午到達預定的小鎮,在一間鐵路邊的小旅店留宿。

書上說,從Biasca到Bellizona的沿線可以看到義大利語區特有的遺跡,叫做Grotto。這「鍋頭」到底是什麼咧?因為英文太差,看了老半天只知道跟火腿有關。kuku心想,我是怎樣也要看到鍋頭到底是什麼東西啦!所以我們check-in之後,又騎著車子往回繞到有鍋頭的其他小鎮裡。這小鎮意外的可愛,在老教堂的外面看見了葡萄藤棚,我們躺在棚下吹風。還發現周圍有幾棵樹疑似是老葡萄樹,難道是漫畫裡面說的老釀(Vigne viuex,只產出一點點葡萄來引導新酒風味的老葡萄樹)?


(有老釀跟鍋頭的小鎮)

serious安慰我沒看到鍋頭就算了啦,不過我還是很不甘心。後來終於找到一個小小的告示排上面標出此小鎮鍋頭的方向,kuku眼睛一亮,拼命騎呀!!終於到達了鍋頭所在地!!

原來就是鬼屋群!!剛剛我們看到的那個規模還更大......


(厚!一股陰氣,真的超像鬼屋的啦!!)







Grotto 是在山脈背向陽光的地方,專門蓋來處理香腸的工坊。Grotto會靠著石壁用石材搭出小屋,在陰涼乾燥的狀況下風乾香腸。這個鍋頭遺跡邊還有一家餐廳,就在賣小酒跟配酒香腸小點心。好多義大利老背背都在餐廳打發時間。看他們怎麼都喝一種顏色很深的茶,一時興起問了問那是什麼茶。老先生莫名其妙的回答︰「什麼茶?這是紅酒呀!」

好樣的,大白天的用茶杯喝紅酒,真酷。

回到旅館睡覺的時候,才發現這家旅店會有空房是有原因的。在鐵路邊平均五分鐘就會有一班火車通過,不是客運就是貨運。講話中斷、牆壁振動還沒關係,睡覺時可就恐怖了。沒有冷氣一定得開窗,我們兩個帶上了耳塞還是可以聽見隆隆的火車聲,一點多才停、四點多卻又開始。隔天喝完旅店老闆為我們泡的送風Cappucino,我們繼續上路啦!

2008年11月2日 星期日

Die Welle (The Wave)

前幾天看了這部電影。這部電影是今年三月在德國上映,查過以後發現台灣也會上映,先是金馬影展可以一睹為快,接下來應該也會上院線。很好看喔!(可惜我還是在中文字幕的幫忙下才看得懂。)這部電影是從美國的一本紀實小說(The Third Wave, 1967年)為依據拍攝的,記述某高中的歷史老師做了一個政治教學實驗(關於納粹主義)但是後來卻步入失控的過程。在美國已經有很多電影跟影集的相關作品,但是德國是第一次拍。

其實由德國人拍這個"集體意識"、"寡頭政治"的主題不免有點敏感。在德國上語文課的時候,接觸到的德國人談到二次大戰的國家社會主義時,大多都是"那個年代犯的錯"來帶過去,似乎已經很遠,又怎麼可能再重蹈覆轍?

我以為大多數的德國人都是這樣想的:那是那個年代會發生的事,跟我們現在沒有關聯了。與其討論納粹帶給德國的傷害,不如多花些心力研究東西德合併後仍然存在的差異。

但是這部電影卻講出其實還是有一部分的德國人是很警覺的,只是相隔四十年後才有人有勇氣來碰觸這個主題。這部電影的情節,按照德國人的情緒跟理智線延續發展,顯得很理所當然。集體意識的形成、排他性出現、自由跟紀律互相模糊...在年輕人之間國家社會主義很容易便建立起來。年輕人似乎對這樣的不自由很享受,不知不覺就被操縱。德國電影的結局跟美國小說不一樣。加入了現代的家庭關係、還有現代的同儕互動方式、大多數的年輕人沒有自我價值認定...所以導向了一個更壯觀的結果。

(題外話,我覺得德國近代的戲劇作品似乎都很精彩,張力非常大。前年來台灣演出"玩偶之家"的劇團,不只是舞台設計讚、故事也有所改編,非常好看。真希望自己趕快能看懂!!)

不過查wiki顯示,據說這場源自美國的政治教學實驗壓根沒有發生過。有人認為是這個歷史老師自己的推想(幻想?),所以被歸為文學作品...不過心理學界當初對這本書的內容相當震驚就是了。

好看,希望大家有機會都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