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讀一本書是春日出版社的「艱困時代的經濟思考」,出版的日期是2019年,所以沒有論及後來疫情的影響。這本書的心得我後面會再專文紀錄。
其實資本主義最主要引起的問題就是貧富不均,嚴重的貧富不均就會使社會不安全。政府似乎為了要減少貧富不均,所以最近推出了一個T I S A的基金帳戶,這個感覺很像是在理財書上看到的美國的退休儲蓄帳戶(有購買基金股票的功能的那一種)。這一類的帳戶是想讓全民能夠從資本主義而蓬勃發展的工業社會當中,都能分一杯羹。我原本也是這麼認為的:參與股票市場,就是現在的一種機會均等的財富再分配的方式。
可是最近看了比較多經濟學的書之後,我覺得現在的資本主義社會已經被疊加了太多的泡沫,有很多不事生產的金融商品都有可能會讓人一瞬間傾家蕩產,這些金融商品都已經脫離了經濟學最基本的交換以及互助的本意。這樣全民大存股不是也都是疊加在這些泡沫之上嗎?
未來的經濟會怎麼發展是未知的。我覺得要累積的資產不能全部都是股票,還是要有一些實質上存在的項目才行,比如說像房子(可以用得到的)、債券(借錢互助而得到利息)、甚或是創業才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