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爸一直很鼓勵我學外文,他曾跟我說:“多會一種語言,就好像多了一只眼睛。”雖然當年的我早已晉級四眼田雞數年,但是還是受到這句話的鼓舞更起勁的學起外文。從高中學法文一直到後來因緣際會在瑞士學德文,雖然對外文的熱情還是不減當年,不過卻發現自己不論哪一隻外文的眼睛都像是弱視一般,如果單用那只眼睛看出去,還真是矇矇矓矓一片美啊(法文的眼睛更是已經近乎全盲啦!)。要能夠好好的掌握一個語言到自力瞭解另一個文化,沒有七八年的時間真是不可能。弱視的眼睛也只能將就用用啦。
新看的電影有法國的高達(Jean-Luc Godard)1960年拍的電影“斷了氣”(À bout de souffle),德國導演法斯賓德(Rainer Werner Fassbinder)1974年拍的“恐懼吞噬心靈”(Angst essen Seele auf),還有英國導演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1960年拍攝的“驚魂記”(Psycho)。
(Psycho裡面的神祕房子)
這三部來自不同國家的電影差異很大。希區考克的電影有很多都是美國出資拍的,美國的電影文化很早就很成熟,敘事非常流暢,看起來也跟現代電影的觀賞習慣最沒有違和感。故事我猜是受心理分析風潮的影響(也許那時開始有一些心理疾病的犯罪判例),所以寫出了這樣一個有趣的恐怖故事。最經典的浴室謀殺場景,不知道是因為現在的觀眾口味實在太重還是怎樣,我覺得沒有想像中恐怖,還嫌它裡面流的血量少了點不太合理。最讓我喜歡的是電影前半部女主角犯罪的逃亡部份,畫面很簡單,但是緊繃的氣氛讓人連呼吸都不敢太大力。
(À bout de souffle,女主角在大馬路上賣報紙,男主角努力不懈地對她糾纏。)
法國的電影給我的印像一直都是話多,多到在電影院裡面字幕會來不及消化的程度,”斷了氣“正好也是如此。這部電影在電影書裡面總是一再被提及它當時用的跳接技法很具實驗性很重要,不過我覺得它會在那個時代那麼受歡迎應該還是因為故事情節。裡面對波西米亞生活方式的隱約崇拜,還有沒有道德感對一切都無所謂的頹廢態度,是一種無可救藥的浪漫。那個時候的年輕人也許也像片中的女主角ㄧ樣,每天腦袋都在考量著生命的意義到底在哪裡或是愛情要去哪裡找尋,但是生活上的實際面卻是戰戰兢兢的不敢大意就怕沒了飯碗,在這樣的衝突下生活應該也讓人有點苦悶吧,當然就會對電影產生共鳴囉。(寫寫忽然覺得這種心裡衝突對現在的年輕人也是一樣有的吧!難怪現在看也會覺得好看。)
DVD後面還附了那時的預告片:就是短短的幾幕電影,然後最後來個片名滿版唸一遍,好樸實啊 XD!
(Angst Essen Seele Auf裡面的悲情二人組)
德國的電影就很簡潔了。Fassbinder在台灣也有辦過相關的影展,可是相關的文宣不知為何,都圍繞著他的性取向,低成本製作,跟虐待式導演法(?)打轉,但是看他的電影卻覺得沒有甚麼關連啊!
”恐懼吞噬心靈“講兩個被社會排擠的邊緣人的共生故事,原文片名“Angst Essen Seele Auf”是片中的外籍勞工男主角對女主角說的一句話,雖然文法不正確但是卻深深的說進了女主角的心裡。於是他們一時衝動決定要在一起抵抗這個世界,揮別過往,打造幸福的生活,可是怎麼做都只是被大環境反擊而受傷的更重。畢竟他們能夠採取的方式也很有限,因為他們都很平凡,眼界也沒辦法看得很遠,所以怎麼做都讓人覺得可悲,後來即使他們決定要繼續在一起,其實只能各自回到自己的文化裡。這個故事真的是蠻悲慘的,也提到很多社會問題。
可能是因為低成本的關係,鏡頭都是一鏡到底,畫面也很奇怪,舉例來說:人小小的放在最裡面的房間那樣,觀眾好像從很旁觀者的角度偷窺似的。風格不甚唯美,氣氛有點奇怪,議題非常尖銳,結局勉強樂觀。雖然會想再看看他別的電影,不過...可能過些時日再來吧!
還有兩部現代的電影,法國人拍的:”西班牙公寓“(2002)跟它的續集“俄羅斯娃娃”(2005)。這兩部電影都很歡樂喔!!當年在歐洲好像也都超級大賣座。看完第一集有點感傷覺得自己年輕的時候好像錯過了很多東西。不過其實是文化不同啦!台灣長大的青少年也有自己的成長經驗呀!歐洲的年輕人實在很幸福耶,歐盟有那麼多program在促進不同文化間的交流讓年輕人可以四處求學,看起來好像比台灣的年輕人出國要容易的多了。續集比第一集還要好看,是罕見的續集可以比第一集還要深刻的例子。
接下來要看甚麼電影才好呢?希望能趕快找到新的目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