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自己慢慢的變成小氣的主婦。決定列舉自己龜毛擾民的惡行,擇善固執、擇惡改之。
話說歐洲的廚房用品系列都相當的有質感,但是也要價不菲。一個磨胡椒的罐子要耐用,花45法郎(1350NTD)絕對跑不掉。好的東西一定要賣得貴,這個道理在歐洲商人心中似乎是至高無上的鐵律。我們家當然用不到這種精品,胡椒通常都是買小罐的、已經磨好的,當然也比較不香;刀具則是沿用當初serious在唸phd的時候我送的一把日式好刀,好雖好用,不過經年累月下來,蕃茄不輕輕被dain(台語)一下頭,是切不斷的。念及再好的刀都會鈍,所以一直沒買這裡昂貴的刀品。買了一個中等的磨刀器之後有好一點,但是切洋蔥時洋蔥還是會溜一下。這些都可以忍受。
我認為有一個用品是廚房裡很重要的,那就是鹽罐跟糖罐。好用的罐,容量大、洞口適中、打開方便、蒸氣不會跑進去、容易補充、瓶身不沾粘,要兼具這幾項特性的話又是一筆不大不小的費用。最近又因為糖分成紅糖白糖、鹽又分成精鹽海鹽,又一直找不到合理的商品,就只好放在用完的醬料瓶裡。所以有些調味料一定要玄開蓋子找乾湯匙下去撈、而且還有濃濃的豆瓣醬的香味。我覺得這樣很不方便。
直到有一天,家裏的小罐裝咖哩粉用完了。發現這個罐子有洞口的遮蓋是可以取下來的,所以可以refill,瓶身又小又輕,透明的也很容易看到裡面的存量,我就很高興地把它拿來當鹽罐用,雖然有一點咖哩味,不過跟鹽也挺搭的,沒關係啦!
這陣子蠻常吃咖哩的,所以很快我又有了一個小空罐,這次高高興興地把白糖倒進去,這下最常用的白糖也解決了!喔,還是有點咖哩味,不過日式咖哩也是甜的嘛,沒關係,很搭很搭!
所以一打開調味櫃,就有很多小小的咖哩罐放在那裡。兩罐是白的、一罐是芥末黃,真的咖哩;後面還有一罐豆瓣醬罐跟一個果醬罐都裝了白白的粉。
有一天早上,serious要泡咖啡。咖啡煮滾了他急急忙忙要加糖,一打開櫃子滿頭問號︰"哪一個是糖啊?"
我說:"白色的啊!小罐的;顆粒粗的是鹽、細的是糖。"
serious說:"誰會去看顆粒大小啊?(轉身找筆)不行,這個不標明不行。"
我說:"不要寫啦!寫了這一組瓶子就長得不一樣了!"(其實心裡是在想他的字不好看)
serious:"就是這樣才可以區分啊!"
我:"那我寫。"(他遞瓶子給我)(我寫了一個很小的"糖"字。)
serious:"寫這樣看不到啦!!"(我趕快延伸寫成一排"糖糖糖..."。)
後來他還是搶回去,在瓶蓋上寫了一個大大的"甜"。我說不出口的是:放在櫃子裡的時候我的身高是看不到瓶蓋的。
目前櫃子裡的調味料罐就維持在這種將就著用的狀態。也不知道自己在龜毛什麼,一直幻想著有一組一系列的調味料罐們。這個夢想就等到以後回台灣再實現吧!
6 則留言:
呵呵 真是有趣!如果加錯了的話,不就要泡出有咖哩味的鹹咖啡了嗎?? ^^;
沒錯...我也覺得那種每次都要找乾湯匙進去撈的實在很麻煩,如果煮一樣菜要用到好幾罐不同的調味料,那就要準備好幾根乾湯匙才行。
你說的那種罐子是用甩甩灑出來的嗎?可是我覺得鹽和糖還是要用開口足夠放小匙進去的才行,不然我實在不知道怎麼量。
(話說用鹽泡咖啡好像某人已經做過了...哼哼...)沒有耶他的洞口很大倒一下就可以倒很多...我是用湯匙在下面接啦!
我有一個很棒的鹽罐,是媽媽送的結婚禮物:)
至於其他的瓶瓶罐罐就是到處蒐集來的了~多半是果醬罐子:p
裡面沒有湯匙有很大的缺點,好比我的太白粉罐,因為我常常懶得多洗一支湯匙,就整個這樣倒下去(當然是輕輕的),不過,常常一下去就是一大堆,害我不得不把太多的撈出來(還不是多洗了一個湯匙,而且更麻煩)
真是偷雞不著蝕把米(是這樣用吧):p
果真當媽的是行家,知道廚房的靈魂是什麼....不不不,我覺得是「勿以善小而不為」。(<--這就叫做大誤啦!)
下次回台灣,買來送你
呵呵
Stephanie
喔喔!這麼好喔!!(hugx3)
張貼留言